作家余华做客米大孔院,《第七天》意大利语版面世

当地时间9月14日晚,应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拉菲得利奈利出版社(La Feltrinelli)和比可卡大学(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Bicocca)邀请,中国著名作家余华做客米大孔院下设比可卡大学孔子课堂,畅谈文学创作,恳谈心路历程,与读者互动交流并签名售书,能容纳近400名观众的马尔蒂尼礼堂(Aula Martini)内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余华此行是携手米大孔院助推其长篇小说《第七天》意大利语版发行。中国驻米兰总领馆科技、教育领事管海波先生、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Alessandra Lavagnino)、中方院长金志刚教授、拉菲得利奈利出版社社长法比奥先生(Fabio Muzi Falconi)、比可卡大学副教授,《第七天》意文译者傅雪莲女士(Silvia Pozzi)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意大利共和国报(La Repubblica)、意大利晚邮报(Il corriere della Sera)、意大利日报(Il Giorno)等意大利官方媒体及米兰地区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图1:左一:傅雪莲女士、左二:余华先生、 左四:兰珊德教授)


(图2:左一:管海波领事、左二:金志刚教授)

从海涅到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再到自己的童年经历,余华畅谈文学创作共性,并向大家讲述了新书构思过程。他强调一个好的作家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去打动读者。当有粉丝问他最有名的小说《活着》火了之后有何感受时,余华说:“我当时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它会这么受欢迎,它为我带来了大量的读者并提高了我的声誉,所以我把它视为我的幸运之书,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幸运之书。”余华率真幽默生动的语言赢得了阵阵掌声,让现场观众对他的新书充满了期待。
活动尾声,余华分别为读者签名并合影留念。学习中文的大学生安娜(Anna Monte)说:“几年前我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汉语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余华的《活着》,正是通过这部作品,才开始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已经读过了余华的大部分小说。这次听说余华新作《第七天》在意大利发布,我非常兴奋,所以来到这里一定要和余华老师本人见上一面。”
弗朗西斯科(Francesco Andrea)是比可卡大学的一位文学教授,同时也是余华的一位 “粉丝”。他说到:“我喜欢余华多年,余华的书我会翻来覆去地读很多遍,他的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了解到一个自己从未去过的国家,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抽个时间去中国看看。”


(图3:众多意大利“书迷”手拿余华新作与作者合影)


(图4:余华与现场年迈读者亲切交谈)


(图5:众多读者排队等候余华签名)


(图6:活动现场部分观众)


(图7:孔院部分中意方工作人员和教师与余华合影留念)

据悉,此次活动是余华首次走进孔子学院,与孔院师生“零距离”互动。在欢迎晚餐上,余华与中意方院长达成共识,将有计划分步骤地把中国著名作家引入意大利。这也是继莫言、阎连科、刘震云等中国著名作家之后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中国著名作家做客米大孔院。
作为全球12所试点文化孔子学院之一的米大孔院正积极与“文化孔子学院”这一发展特色相契合,今后将继续为中意文学、电影、戏剧交流搭建平台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