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味觉的盛宴——米大孔院成功举办第六届“孔子学院日”活动
当地时间9月28日下午4时,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暨全球孔子学院日六周年(孔子诞辰2570周年)之际,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秉承“致力创新,满足需求”的理念,在中方院长金志刚、执行院长玛万琳(Marta Valentina)的带领下,于米兰Via Pallo Sarpi 60号的文化体验馆举办了以“书法体验、中意美食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孔院日活动,吸引了近300名米兰市民热情参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孔院日活动有墨香,亦有面香!此次活动主要分为文化体验和中意美食交流两大专区,其中文化体验即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体验。中意美食交流包括中意面条的异同讲座、中式面条与意大利面条纪录片展示、中国饺子厨艺秀。当墨香与面香相互碰撞、融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 书墨飘香

活动还未开始,许多米兰市民就已慕名而来,驻足观望,在华人街排起了长队。“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活动开始,米大孔院教师李吉雪和孙铭阳首先从“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讲起,带领现场观众穿越五千年的汉字演变史,展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紧接着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毛笔,开始体验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最后两位老师还手把手地指导大家书写“福”字,并告诉大家在春节,中国家家户户都会将福字贴在屋门上,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将现场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活动现场米兰市民们的热情很高,参与人数众多,因此米大孔院又为广大市民们增加了一节书法体验课。

本次书法体验课不仅让更多的意大利民众通过纸上的方寸天地领略到汉字穿越时空、承载千年文化的魅力,更提升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女士一家三口,这位中国妈妈带着她的意大利丈夫和7岁的小儿子特地参加了本次米大孔院举办的书法体验课。李女士表示今天虽然是儿子第一次接触中国书法,但已经被深深吸引,也激起了他学习汉语的兴趣。李女士非常感谢米大孔院举办此次书法体验活动,同时希望能够举办更多此类文化活动。
2. 中意面条的碰撞

中国和意大利一直都在探索着面条的各种可能性。两者的探索成果并不相同,但可以互通有无。传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发现了面食,随后将其引进意大利,可见中国面条与意大利面条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专区活动由米大孔院的玛万琳(Marta Valentini)老师主持。玛万琳从中国面条的历史到中国面条与意大利面条的异同向观众们徐徐道来,描述了不同时代中国面条做法的异同、中国南北方面条的差异以及馄饨、饼、饺子、面筋等中国多种多样的面食。本专区活动最后以一部中国面条制作视频收尾,让观众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面条。观众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中国面条乃至面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很想尝试制作并品尝中国面条。
3.欣赏中国与意大利面条纪录片

美食是打开一个国家灵魂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加深对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的理解,还是帮助提升一个国家的形象,美食无疑都是一个有效的开始。为了让观众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与意大利面条的不同,米大孔院特意邀请了纪录片《美食烹饪家走向全球——中式面条与意大利面条》(Foodmakers go global.Noodles cinesi e pasta italiana)的导演克里奥·索扎尼(Clio Sozzani)。这部纪录片由斯蒂芬(Stefilm)和马贾德(Ma.ja.de)公司制作,并由克里奥·索扎尼和克劳迪娅·帕拉齐(Claudia Palazzi)执导,讲述了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面点师,在一次交流中共同研制出一个新菜谱的故事。在克里奥简单介绍后,大家集中观看了纪录片并互相交流了自己的观影心得。
4. 中国饺子厨艺秀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承载着对家人的眷恋,对故乡的思念。本次活动首先由米大孔院玛万琳老师向大家介绍饺子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每逢春节吃饺子的习俗。随后,再由米大孔院教师卢彩凤为大家介绍做饺子所需的材料和调料,并且通过和面、切菜、拌馅儿、包饺子四个步骤向现场市民展示了如何包饺子。经过详细演示后,现场观众们都跃跃欲试,纷纷上前去试着包饺子。

其中,学习汉语已经有五年的米兰国立大学学生谷善德(Alessandro)也积极参加了体验包饺子的活动。他表示,汉语和中国文化一直深深吸引着他,他非常喜欢中国美食,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包饺子。他说米大孔院老师教授的包饺子方法简单易懂,以后他也想亲手包饺子与家人分享中国食物的美味。包饺子体验活动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最后,米大孔院为在场市民提供了各式美食和开胃酒。市民们也对米大孔院举办的这一系列活动表达了谢意,他们认为这让他们好好过了一天“中国生活”。
“孔子学院日”既是米大孔院的开放日,也是招生咨询日,当天活动中,市民们纷纷咨询孔院的各类汉语课程和文化活动安排,了解与孔院乃至中国各方面的合作信息,一些市民当场报名参加孔院秋季班课程。此次活动实现了促进中意文化双向交流的目标,取得了一举多得的双赢效果。
文:单萧帆/图:史官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