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意文学高级翻译课程在意大利米兰翻译学院开课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由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意文学高级翻译课程开幕式在米兰翻译学院报告厅举行。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Alessandra Lavagnino)教授、米兰翻译学院院长法布基娅(Fabrizia Parini)、米大孔院下设可比卡大学(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Bicocca)孔子课堂负责人傅雪莲(Silvia Pozzi)教授以及米兰当地汉语翻译家、汉语教师等60余人参加了此次开幕式,就此成功拉开了第二届中意文学高级翻译课程的序幕。
(米兰翻译学院院长法布基娅为开幕式致辞)
(兰珊德教授和傅雪莲教授出席此次开幕式)
开幕式下午三点正式开始。兰珊德教授以她的中国之行为切入点,精彩生动地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翻译课程当中。兰珊德教授将在中国收集到的“拥抱文明新时代,共筑命运共同体”和“传承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等蕴含着中国时代特色的标语作为翻译材料,让学生们在翻译过程中不仅生动贴切地感受到了中意语言的异同,也得以体会到了中国新时代文化的魅力。随后,兰珊德教授又从“信、达、雅”三个方面讲授了中意翻译中的语言翻译技巧。课程结束后,学员们仍兴趣浓厚,纷纷表示该课程内容丰富新颖,不仅学习到了中意翻译技巧,也领略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文化。
(兰珊德教授正在讲授翻译技巧)
据悉,这已是米大孔院第二次举办该翻译课程,课程以文学翻译为主,内容是学员们课前先自主翻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课上与教师探讨翻译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最后学员们会与该作品的作家见面,与作家本人共同交流翻译内容,完善译文作品并最后定稿。虽然该课程要求学员汉语水平达到HSK4级或已学习汉语五年,但凭借着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精心的课程安排,今年总共吸引了近60位学员前来参加。
(60余名学员正在听课中)
此次课程将从2018年10月12日持续到11月13日。届时,余华本人将于11月13日参加最后一次课程,对学生们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并与学员一同探讨文学与翻译。此次文学翻译课程也是余华意大利之行系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翻译课程的开展不仅为中意翻译专业领域培养人才,也促进了中意文化的沟通交流,加快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
文:罗佳莹 图:史官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