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书之城”邂逅孔子学院
2019年11月15 – 17日
“书之城”是一场书籍的盛宴,在这里你可以和喜欢的作家面对面交流,但它带给你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对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来说,第八届书城活动意义非凡,因为今年恰逢是米大孔院成立十周年。在这场文学盛事举办的同时,米大孔院也迎来了自己的生日。为此,孔院计划开展作家见面会、文学及专业翻译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还特意邀请所有的朋友一起来庆贺这个重要的时刻,用中意双语共同举杯祝酒。
米大孔院也参加了此届“书之城”活动,将于11月14日在米兰国立大学跨语言文化交际学院举行一场见面会。届时,中国作家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1937年)》(意大利语版)将会与大家见面。这是一部上世纪中国文学著作,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兰珊德教授(Alessandra Lavagnino) 首次将其翻译成了意大利语。这部作品将带领读者跟随着祥子的脚步穿梭在1930年的北京城。出身农村的祥子是一个黄包车夫,他的一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天真、诚实、勤奋而寡言的他不停地工作赚钱。了解完二十世纪北京的历史背景之后,大家将会见到该书的翻译家和出版负责人,在他们的通力协作下,这部作品的意大利版本得以与读者相见。
下午在米兰Civica翻译学院,我们将就葡萄酒展开讨论,同时还会介绍《中意双语葡萄酒和葡萄品种词典》。这部词典由孔子学院联合Gambero Rosso共同出版,囊括了DOCG、DOC和IGT的定义,以及意大利各类葡萄产品的介绍。该词典具有完整的分类索引,以便中意使用者轻松查阅。这个便捷实用的词汇术语检索工具有助于推动中意葡萄酒专家、生产商、消费者和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座谈会上,本词典的作者Franca Bosc和Chiara Bertulessi 将与大家一起分享该作品的诞生过程和相关的编辑工作。最后,孔子学院的行政院长兼品酒师Marta Valentini 将用中意双语主持一场简短的品酒会,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两国的品酒方式。
11月15日在Civica翻译学院,孔子学院将发表作品《在米兰听余华讲课:当代中华文化最权威的声音之一》。这些年,余华的很多作品都被译成了意大利语,其中包括 Feltrinelli 2009年出版的《活着》以及2012年出版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等。在意大利享有盛名的余华去年做客了米大孔院,同时在米兰国立大学跨语言文化交际学院举办了一系列座谈会。余华就“文学、文化和文明”这一主题聊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和讨论内容被收录在这本书里,使它也成为了一位重要的见证者。在发布这本书的同时,米大孔院院长兰珊德教授(Alessandra Lavagnino)、该书的负责人Silvia Pozzi和三位翻译家之一的Natalia Riva将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在中意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了给此次的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11月17日星期日在Mudec,和作家王晋康、夏笳一起来体验一场名为《中国 未来已至:科幻小说的历史》的科幻之旅吧。王晋康曾经是一名石油工程师,也是中国第一代科幻小说家的代表,他发表了87部短篇小说和47部长篇小说,获奖无数。夏笳原名王瑶,获得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1990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及其文化政策”,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她自大学时代以来发表了很多作品,获得了最负盛名的中国科幻小说奖。
所有见面及座谈会均免费。
活动日程
11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10 :30
“幸运男孩”祥子的故事: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北京黄包车夫的人生
米兰国立大学跨语言文化交际学院 T10 教室 (Piazza Indro Montanelli 1, Sesto San Giovanni)
与跨语言文化交际学院以及当代亚洲研究中心(CARC)合作举办
11月14日 星期四 下午6 :30
用中文来祝酒吧!
Civica 翻译学校“A. Spinelli” (Via Carchidio 2, Milano)
与《 Cibi》杂志以及亚洲当代研究中心(CARC)合作举办
11月15日 星期五 下午6:00
在米兰听余华讲课:当代中华文化最权威的声音之一
Civica 翻译学校“A. Spinelli” (Via Carchidio 2, Milano)
11月17日 星期日 下午3:00
中国 未来已至:科幻小说的历史
Mudec (Via Tortona 56,Milano)
与“未来小说”合作举办
- 日期
- 14/11/2019 -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