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其周边的摄影机. 陌生的中国电影在米兰上映
上海和其周边的摄影机. 陌生的中国电影在米兰上映
这里不仅仅有宫廷的阴谋和功夫的传奇,在这里您还会找到在意大利电影院中都很难找到的昨天和今天的中国电影,它们具有不同的主题,多样的表达方式,迥异的风格选择和不同的语言形式。为了让您发现这些特点,为了让您从新的角度观看中国的第七种艺术,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您策划了一系列中国电影专题活动:从专家座谈到长篇电影的放映,从对近期纪录片的观看到对过去老电影的分析。
中国早期电影
4月28日,东方电影专家——法比奥·斯卡塞利先生将带您一起回顾中国本土电影的历史:从1896年8月(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段迷人和先锋的历史,上海被看作是这段历史的主角:在社会与文化激荡的气氛中,美国和欧洲的电影爱好者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带到了上海的租界。将会谈到在家中放映的第一批电影和政府对这些放映活动的取缔,混合电影制作公司的诞生,中国电影摄制组和中国演员拍摄的长片和短片,不仅仅是这些。三十年代,上海电影已经十分成熟,当时的电影被看作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杰作。但是当时那些电影里中国的画面——城市,资产阶级,财富——将被中国共产党所背弃。这样,从1949年开始,电影改变了方向:电影需符合新领导力量的宣传需要。电影行业工作成为一种政治选择,艺术的道理需要服从政府的道理。
将召开中国早期电影研讨会。为了增加吸引力,本次活动选择的举办地为:米兰家庭俱乐部电影论坛环境优美的场地 (Cineforum del Circolo Familiare di Milano, www.cineforumdelcircolo.it),该电影论坛已经向米兰人介绍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史。活动时间和地址:2010年4月28日21点,米兰(MM1 Turro),Monza大街140号,米兰家庭俱乐部论坛(Cineforum del Circolo Familiare )。自由入场
独立纪录片
5月5日(周三)和6日(周四)将放映独立纪录片,今天中国电影最有前途的表现方式之一。这次放映作为第四届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城市”的一部分,由米兰国立大学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学院联合以下单位举办: CTU (大学通讯中心),学院图书馆,Noto路校区,欧洲设计学院,Sesto San Giovanni市政府和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负责这次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部分。
5月5日(周三)
将上映两部大都市环境中的影片(分别为北京和广州):《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导演吴文光(1990年,70分钟)和 《飘》,导演黄伟凯(2005年,93分钟)。《流浪北京》记录了在北京的年轻艺术家,作家,导演和知识分子(今天非常有名)的生活,讨论和作品。然而,黄伟凯的作品,记录了从2002年到2005年,三年间,一个来自农村的歌手到城市来寻找幸福的生活。通过他,影片记录了这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但是同时也记录了为成名而奋斗的艺术家所经历的事件,他的恋爱和因为没有户口而被拘留。在中国,户口是一个人居住在他来源地之外城市的一种许可证件。
5月6日(周四)
将放映两部中国农村为主题的纪录片:“冬日”,导演赵刚(2002年,76分钟)和Villagers Documentary Films
(农民的纪录片),导演吴文光(2005年99分钟)
“冬日”,讲述了四川省一个小村子里的农民生存和为了幸福而奋斗的故事。四川省就是在2008年发生大地震的那个省份。摄像机拍摄了主角们在讨论他们问题的会议和村长选举中所发生的故事。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迷人风景。在“农民的纪录片”中,农民既是拍摄的主体也是拍摄的客体。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导演交给不同地区的农民摄像机,让他们每个人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故事。该纪录片中有不同的声音,像一幅实验拼图通向中国不同的角落和这些非专业导演的真实的心。
这些纪录片(有英文字幕)由汉学家 傅雪莲 (Silvia Pozzi) 女士挑选。放映时间和地点:2010年5月5日和6日14点到19点, Sesto San Giovanni,(地铁1号线 Sesto Marelli站),Montanelli 广场1号,米兰大学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学院阶梯教室。自由入场
敬请咨询:
电话:02-50321675(周一到周五,10点到13点)电子邮件:info.confucio@unimi.it